| 歷代志上第12章 | 
| 1 大闢畏基士子掃羅、居於息臘、不敢出境、有英武之士、善助戰鬬、咸來就之。 | 
| 2 屬便雅憫族、掃羅同宗、用左右手、射箭擊石、俱爲便捷、 | 
| 3 首亞劦色、次約轄、俱其庇亞人示馬之子。押馬弗子比力、比喇加、耶泄、亞尼突人耶戶、 | 
| 4 其便人益買雅、在三十傑士中爲魁。耶利米、雅哈悉、約哈難、其得拉人約撒八、 | 
| 5 以路賽、耶哩末、比亞利、示馬利、哈律人實法底、 | 
| 6 以利加拿、耶西亞、亞薩列、約以色、可喇人押說班、 | 
| 7 其突人耶羅罕二子、猶拉、西巴地。 | 
| 8 伽得人歸大闢、在曠野險要之地、皆英武之士、能臨陣、執干戈、貌勇如獅、足疾如鹿、 | 
| 9 首以察、次阿巴底、三以利押、 | 
| 10 四墨曼拿、五耶利米、 | 
| 11 六亞太、七以列、 | 
| 12 八約哈難、九益薩八、 | 
| 13 十耶利米、十一末巴奈、 | 
| 14 皆伽得人、武士之長、小者轄百人、大者轄千人、 | 
| 15 正月、約但河水漲溢、斯衆濟河、使凡在谷者遁於東西。 | 
| 16 便雅憫猶大二族、至險要之地、見大闢。 | 
| 17 大闢出迓、告曰、如爾心懷平康、欲來助我、則我與爾和好。如欲欺我、付無辜於敵手、則望列祖之上帝、加以督責。 | 
| 18 武士之魁亞馬賽、爲神所感、對曰、我欲歸耶西之子大闢、望上帝祐爾、願爾與助爾者俱獲平康。大闢接之、使爲軍長。 | 
| 19 初大闢欲與非利士人偕攻掃羅、馬拿西數人歸之。非利士人伯疑大闢必降掃羅、而害及己、故議去大闢、不許助己。 | 
| 20 時大闢往息臘、馬拿西千夫長押拿、約撒八、耶鐵、米加勒、約撒八、以利戶、悉太、咸歸之。 | 
| 21 數子皆豪傑武士長、故助大闢攻敵。 | 
| 22 人歸大闢者日至、而輔助之、軍威大振。 | 
| 23 嗣後至希伯崙、欲使掃羅國祚歸於大闢、循耶和華命、有羣衆預備以戰、其數如左。 | 
| 24 猶大族執干戈、能臨陣者、六千八百人。 | 
| 25 西面族英武之士、七千一百人。 | 
| 26 利未族四千六百人。 | 
| 27 耶何耶大率亞倫子孫、三千七百人。 | 
| 28 少者撒督、素稱英武、及其家人、爲武士長、凡二十二人。 | 
| 29 便雅憫族、掃羅同宗三千、前此斯衆護衞掃羅眷聚。 | 
| 30 以法蓮族、英武之士、夙著名譽、二萬有八百人。 | 
| 31 馬拿西支派之半、名錄於冊、立大闢爲王者、計一萬八千人。 | 
| 32 以薩迦族、武士長、轄同宗者、二百人、俱識天時、以色列族所當行之事、無不預知。 | 
| 33 西布倫族、臨陳之士、持兵善戰、行伍不亂、不生二心、數約五萬。 | 
| 34 納大利族武士長一千、執干戈者三萬七千人。 | 
| 35 但族善戰者、二萬八千六百人。 | 
| 36 亞設族、臨陣善戰者四萬人。 | 
| 37 約但東、流便伽得二支派、馬拿西支派之半、持器械、能臨陣者、十二萬人。 | 
| 38 皆係武士、能守行伍、忠乃心、至希伯崙、欲立大闢爲王、治以色列族、斯土餘民、亦同此心、 | 
| 39 與大闢偕、歷至三日、式飲式食、蓋其同宗曾備食物。 | 
| 40 附近者以薩迦、西布倫、納大利三族、以牛、驢、駝、騾、載圓饅、細麵、無花菓餅、葡萄乾、及酒與油、亦有牛羊、俱攜之至、不可勝數、以色列族無不欣喜焉。 | 
| 歷代志上第12章 | 
| 1  | 
| 2 他們佩帶弓箭 | 
| 3 為首的是亞希以謝,其次是約阿施,都是基比亞人示瑪的兒子。還有亞斯瑪威的兒子耶薛和毗力,又有比拉迦,並亞拿突人耶戶, | 
| 4 基遍人以實買雅,他在三十人中是勇士,管理他們,且有耶利米、雅哈悉、約哈難,和基得拉人約撒拔、 | 
| 5 伊利烏賽、耶利末、比亞利雅、示瑪利雅,哈律弗人示法提雅, | 
| 6 可拉人以利加拿、耶西亞、亞薩利雅、約以謝、雅朔班, | 
| 7 基多人耶羅罕的兒子猶拉和西巴第雅。 | 
| 8  | 
| 9 第一以薛,第二俄巴底雅,第三以利押, | 
| 10 第四彌施瑪拿,第五耶利米, | 
| 11 第六亞太,第七以利業, | 
| 12 第八約哈難,第九以利薩巴, | 
| 13 第十耶利米,第十一末巴奈。 | 
| 14 這都是迦得人中的軍長,至小的統領 | 
| 15 正月,約旦河水漲過兩岸的時候,他們過河,使一切住谷地 | 
| 16  | 
| 17 大衛出去迎接他們,對他們說:「你們若是和和平平地來幫助我,我心就與你們相契;你們若是將我這無罪的人賣在敵人手裏,願我們列祖的神察看責罰。」 | 
| 18 那時神的靈感動那些軍長 | 
| 19  | 
| 20 大衛往洗革拉去的時候,有瑪拿西人的千夫長押拿、約撒拔、耶疊、米迦勒、約撒拔、以利戶、洗勒太都來投奔他。 | 
| 21 這些人幫助大衛攻擊群賊;他們都是大能的勇士,且作軍長。 | 
| 22 那時天天有人來幫助大衛,以致成了大軍,如神的軍一樣。 | 
| 23  | 
| 24 猶大支派,拿盾牌和槍預備打仗的有六千八百人。 | 
| 25 西緬支派,能上陣大能的勇士有七千一百人。 | 
| 26 利未支派有四千六百人。 | 
| 27 耶何耶大是亞倫家的首領,跟從他的有三千七百人。 | 
| 28 還有少年大能的勇士撒督,同著他的有族長二十二人。 | 
| 29 便雅憫支派,掃羅的族弟兄也有三千人,他們向來大半歸順掃羅家。 | 
| 30 以法蓮支派大能的勇士,在他們父家 | 
| 31 瑪拿西半支派,冊上有名的共一萬八千人,都來立大衛作王。 | 
| 32 以薩迦支派,有二百族長都通達時務,知道以色列 | 
| 33 西布倫支派,能上陣用各樣兵器打仗、行伍整齊、不生二心的有五萬人。 | 
| 34 拿弗他利支派,有一千軍長;跟從他們、拿盾牌和槍的有三萬七千人。 | 
| 35 但支派,能打仗 | 
| 36 亞設支派,能上陣打仗的有四萬人。 | 
| 37 約旦河那邊 | 
| 38  | 
| 39 他們在那裏三日,與大衛一同吃喝,因為他們的族弟兄給他們預備了。 | 
| 40 靠近他們的人以及以薩迦、西布倫、拿弗他利人將許多麵餅、無花果餅、乾葡萄、酒、油,用驢、駱駝、騾子、牛馱來,又帶了許多的牛和羊來;因為在色列人中 | 
| 歷代志上第12章 | 歷代志上第12章 | 
| 1 大闢畏基士子掃羅、居於息臘、不敢出境、有英武之士、善助戰鬬、咸來就之。 | 1  | 
| 2 屬便雅憫族、掃羅同宗、用左右手、射箭擊石、俱爲便捷、 | 2 他們佩帶弓箭 | 
| 3 首亞劦色、次約轄、俱其庇亞人示馬之子。押馬弗子比力、比喇加、耶泄、亞尼突人耶戶、 | 3 為首的是亞希以謝,其次是約阿施,都是基比亞人示瑪的兒子。還有亞斯瑪威的兒子耶薛和毗力,又有比拉迦,並亞拿突人耶戶, | 
| 4 其便人益買雅、在三十傑士中爲魁。耶利米、雅哈悉、約哈難、其得拉人約撒八、 | 4 基遍人以實買雅,他在三十人中是勇士,管理他們,且有耶利米、雅哈悉、約哈難,和基得拉人約撒拔、 | 
| 5 以路賽、耶哩末、比亞利、示馬利、哈律人實法底、 | 5 伊利烏賽、耶利末、比亞利雅、示瑪利雅,哈律弗人示法提雅, | 
| 6 以利加拿、耶西亞、亞薩列、約以色、可喇人押說班、 | 6 可拉人以利加拿、耶西亞、亞薩利雅、約以謝、雅朔班, | 
| 7 其突人耶羅罕二子、猶拉、西巴地。 | 7 基多人耶羅罕的兒子猶拉和西巴第雅。 | 
| 8 伽得人歸大闢、在曠野險要之地、皆英武之士、能臨陣、執干戈、貌勇如獅、足疾如鹿、 | 8  | 
| 9 首以察、次阿巴底、三以利押、 | 9 第一以薛,第二俄巴底雅,第三以利押, | 
| 10 四墨曼拿、五耶利米、 | 10 第四彌施瑪拿,第五耶利米, | 
| 11 六亞太、七以列、 | 11 第六亞太,第七以利業, | 
| 12 八約哈難、九益薩八、 | 12 第八約哈難,第九以利薩巴, | 
| 13 十耶利米、十一末巴奈、 | 13 第十耶利米,第十一末巴奈。 | 
| 14 皆伽得人、武士之長、小者轄百人、大者轄千人、 | 14 這都是迦得人中的軍長,至小的統領 | 
| 15 正月、約但河水漲溢、斯衆濟河、使凡在谷者遁於東西。 | 15 正月,約旦河水漲過兩岸的時候,他們過河,使一切住谷地 | 
| 16 便雅憫猶大二族、至險要之地、見大闢。 | 16  | 
| 17 大闢出迓、告曰、如爾心懷平康、欲來助我、則我與爾和好。如欲欺我、付無辜於敵手、則望列祖之上帝、加以督責。 | 17 大衛出去迎接他們,對他們說:「你們若是和和平平地來幫助我,我心就與你們相契;你們若是將我這無罪的人賣在敵人手裏,願我們列祖的神察看責罰。」 | 
| 18 武士之魁亞馬賽、爲神所感、對曰、我欲歸耶西之子大闢、望上帝祐爾、願爾與助爾者俱獲平康。大闢接之、使爲軍長。 | 18 那時神的靈感動那些軍長 | 
| 19 初大闢欲與非利士人偕攻掃羅、馬拿西數人歸之。非利士人伯疑大闢必降掃羅、而害及己、故議去大闢、不許助己。 | 19  | 
| 20 時大闢往息臘、馬拿西千夫長押拿、約撒八、耶鐵、米加勒、約撒八、以利戶、悉太、咸歸之。 | 20 大衛往洗革拉去的時候,有瑪拿西人的千夫長押拿、約撒拔、耶疊、米迦勒、約撒拔、以利戶、洗勒太都來投奔他。 | 
| 21 數子皆豪傑武士長、故助大闢攻敵。 | 21 這些人幫助大衛攻擊群賊;他們都是大能的勇士,且作軍長。 | 
| 22 人歸大闢者日至、而輔助之、軍威大振。 | 22 那時天天有人來幫助大衛,以致成了大軍,如神的軍一樣。 | 
| 23 嗣後至希伯崙、欲使掃羅國祚歸於大闢、循耶和華命、有羣衆預備以戰、其數如左。 | 23  | 
| 24 猶大族執干戈、能臨陣者、六千八百人。 | 24 猶大支派,拿盾牌和槍預備打仗的有六千八百人。 | 
| 25 西面族英武之士、七千一百人。 | 25 西緬支派,能上陣大能的勇士有七千一百人。 | 
| 26 利未族四千六百人。 | 26 利未支派有四千六百人。 | 
| 27 耶何耶大率亞倫子孫、三千七百人。 | 27 耶何耶大是亞倫家的首領,跟從他的有三千七百人。 | 
| 28 少者撒督、素稱英武、及其家人、爲武士長、凡二十二人。 | 28 還有少年大能的勇士撒督,同著他的有族長二十二人。 | 
| 29 便雅憫族、掃羅同宗三千、前此斯衆護衞掃羅眷聚。 | 29 便雅憫支派,掃羅的族弟兄也有三千人,他們向來大半歸順掃羅家。 | 
| 30 以法蓮族、英武之士、夙著名譽、二萬有八百人。 | 30 以法蓮支派大能的勇士,在他們父家 | 
| 31 馬拿西支派之半、名錄於冊、立大闢爲王者、計一萬八千人。 | 31 瑪拿西半支派,冊上有名的共一萬八千人,都來立大衛作王。 | 
| 32 以薩迦族、武士長、轄同宗者、二百人、俱識天時、以色列族所當行之事、無不預知。 | 32 以薩迦支派,有二百族長都通達時務,知道以色列 | 
| 33 西布倫族、臨陳之士、持兵善戰、行伍不亂、不生二心、數約五萬。 | 33 西布倫支派,能上陣用各樣兵器打仗、行伍整齊、不生二心的有五萬人。 | 
| 34 納大利族武士長一千、執干戈者三萬七千人。 | 34 拿弗他利支派,有一千軍長;跟從他們、拿盾牌和槍的有三萬七千人。 | 
| 35 但族善戰者、二萬八千六百人。 | 35 但支派,能打仗 | 
| 36 亞設族、臨陣善戰者四萬人。 | 36 亞設支派,能上陣打仗的有四萬人。 | 
| 37 約但東、流便伽得二支派、馬拿西支派之半、持器械、能臨陣者、十二萬人。 | 37 約旦河那邊 | 
| 38 皆係武士、能守行伍、忠乃心、至希伯崙、欲立大闢爲王、治以色列族、斯土餘民、亦同此心、 | 38  | 
| 39 與大闢偕、歷至三日、式飲式食、蓋其同宗曾備食物。 | 39 他們在那裏三日,與大衛一同吃喝,因為他們的族弟兄給他們預備了。 | 
| 40 附近者以薩迦、西布倫、納大利三族、以牛、驢、駝、騾、載圓饅、細麵、無花菓餅、葡萄乾、及酒與油、亦有牛羊、俱攜之至、不可勝數、以色列族無不欣喜焉。 | 40 靠近他們的人以及以薩迦、西布倫、拿弗他利人將許多麵餅、無花果餅、乾葡萄、酒、油,用驢、駱駝、騾子、牛馱來,又帶了許多的牛和羊來;因為在色列人中 |